行为1:不爱运动,宅在家,不见天日
适度适量的运动能够强筋健骨,促进骨量的增长。而运动量太少,尤其户外活动太少,没有经常晒太阳,导致活性维生素D减少。
这个活性维生素D有啥用呢?通过晒太阳,阳光中的紫外线会把人体内的维生素D转化为有活性的维生素D,从而促进人体对肠道中的钙吸收。
行为2:长期低钙饮食,磷及维生素等营养缺乏
钙是骨矿物质中较主要的成分,钙不足必然影响骨矿化。
磷与钙一样对骨骼强度有着重要作用,当磷与钙保持在2:3的适宜比例,就可以促进钙的吸收。
维生素也是养骨的必要营养素,其中维生素K有利于调节骨代谢,增加骨密度,降低骨折危险。
行为3:大量喝咖啡与茶,过度节食减肥
用可可豆制作的咖啡,含钾、草酸等成分。虽然钾可以减少钙流失,但是,草酸会减少钙的吸收率,则会加速钙流失。所以,大量喝咖啡还是会影响骨质密度的。
长期大量喝茶,尤其浓茶含较多生物碱类物质,不仅会控制钙吸收,又会加速尿钙的排泄,导致体内缺钙,容易诱发骨量流失。
当你过度节食减肥,骨骼自然也会营养不足,又怎能很好产生骨量呢?
行为4:吸烟、酗酒
大量研究表明,吸烟会引起骨吸收加快而骨量丢失,肠钙吸收下降,且吸烟者可过早绝经。
酗酒导致酒精摄入过多,会损伤肝脏,影响血液中维生素D的生成。不仅如此,酒精还会兴奋成骨细胞,从而控制成骨作用。
在出现骨质疏松以后,治疗方式是有很多的,可以采取物理治疗,除此之外也可以用补钙的方式,但是在补钙的过程中,大家一定要适当的补充一些维生素d,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钙吸收,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法,这也有着一定的效果,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适当的运动,尤其是中老年人能够有足够的锻炼时间,才可以避免骨质疏松更加严重。